“獐头鼠目”招聘启事引爆网络:免税外烟代购平台的生存游戏
近日,一家名为“蓝鲸烟草”(化名)的免税外烟代购平台在其招聘网站上发布了一则招聘启事,招聘文案中赫然出现了“獐头鼠目”等具有强烈负面色彩的词语,瞬间引发网络热议。这则招聘启事如同投下的一颗炸弹,炸开了人们对于代购行业、平台用人标准以及社会偏见等诸多问题的讨论。
“蓝鲸烟草”的招聘要求可谓是“奇葩”十足,除了常规的学历、经验要求外,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对求职者外貌的描述——“长相不限,但要‘獐头鼠目’”。 此举一出,立刻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轩然大波。不少网友表示难以理解,甚至认为这是对求职者的一种侮辱和歧视。 有人质疑平台的招聘标准是否合法合规,也有人调侃这可能是平台独特的“选人策略”,甚至有人猜测这背后另有隐情。
实际上,近年来,代购行业发展迅速,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。监管趋严、市场竞争激烈、消费者维权意识增强,都给代购平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。“蓝鲸烟草”此次的招聘启事,或许正是这种压力下的一种“病急乱投医”。
有业内人士分析, “獐头鼠目”这一用词,或许并非平台真的想要招聘“长相猥琐”的人,而是暗含着某种“特殊需求”。 他们推测,从事代购行业,尤其是在免税商品领域,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一些灰色地带,比如走私、逃税等。 而那些“看起来不那么正派”的人,或许更容易被认为“不容易被发现”,从而降低被查处的风险。 这种推测虽然缺乏确凿证据,但却能够解释为何“蓝鲸烟草”会选择这样极具争议的招聘用语。
然而,这种“另类”的招聘策略,无疑也存在巨大的风险。首先,它会严重损害平台的公众形象,造成负面舆论,影响平台的声誉和发展。其次,这种带有歧视性的用人标准,也可能触犯相关法律法规,面临法律风险。更重要的是,这种做法本身就反映出平台内部管理混乱,缺乏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。
在法律层面,虽然没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能在招聘广告中使用“獐头鼠目”之类的词语,但这无疑是一种歧视性用语,容易引发社会争议。根据《劳动法》和《就业促进法》的相关规定,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不得进行歧视性招聘。如果“蓝鲸烟草”的招聘行为被认定为歧视性招聘,将可能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。
这次事件也再次提醒我们,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,企业更应该注重自身的社会责任和法律风险。 在招聘过程中,应该坚持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原则,避免使用任何歧视性语言和行为。 对任何行业来说,长远发展都离不开诚信经营和良好的社会形象。
除了法律风险, “蓝鲸烟草”的这一举动更值得深思的是它所反映出的社会偏见。 “獐头鼠目”本身就是一个带有主观臆断的词汇,它将人的外貌与道德品质粗暴地联系在一起,这是对人的一种刻板印象和偏见。 这种偏见不仅存在于用人单位,也广泛存在于社会各个层面。 我们需要反思的是,我们该如何打破这种偏见,创造一个更加公平、公正的社会环境。
“蓝鲸烟草”事件,绝非个例。近些年来,类似的招聘歧视事件屡见不鲜,暴露了部分企业在用人标准上的盲目和偏见。这警示我们,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,都应该摒弃陈旧的观念,树立正确的价值观,尊重每一个个体,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氛围。 这起事件最终会如何收场,我们尚不得而知,但它带给我们的思考却值得我们深思。 或许,这起“獐头鼠目”招聘事件,将会成为行业反思的一个契机,推动代购行业更加规范化、透明化。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发表评论